Fountain新活水復刊週年雙封面:「重回民間」、「斜槓文字工」介紹
正面-邀請獲得第29屆「最佳專輯裝幀設計獎」的設計師廖小子,為《Fountain新活水》封面故事「重回民間」量身打造的標題字,並搭配廖小子最擅長的大膽配色,螢光黃、螢光藍、螢光桃紅,展現民俗文化的生猛活力。
反面-《Fountain新活水》復刊滿週年,一年來,感謝許多合作的接案工作者讓雜誌內容豐富多元,因此我們自身出發,製作系列專題「接案人生」。首先由「斜槓文字工」談起,封面設計也以「斜槓」及稿紙為設計發想,著重標題的字型設計。
封面故事 Ⅰ重回民間:當前衛藝術遇上民間信仰
在這一兩年,不論是當代藝術或大眾文化的展覽,以及攝影、音樂、設計等領域,從傳統民俗與民間文化吸取啟發的作品都非常突出;反過來說,也有越來越多的民間祭典文化結合新的文化活動或設計,尋找新的方向。
這個當代藝術與設計和傳統信仰的碰撞反映了一個新的文化趨向。因為過去四十年已經有好幾波當代文化創作者走向民間去挖掘思想資源。每一波其實都是在不同歷史時刻,台灣社會對於自身文化與認同的省思與追問。
在本期封面故事中,策展人龔卓軍深度論述了「近未來的交陪」展到甫開幕的台灣雙年展的主題「野根莖」,是回應什麼樣的民間社會動力。攝影家姚瑞中在「巨神連線」之後,展開對台灣民間廟宇文化的新凝視:「天堂來自地獄」,本刊也先刊載了部分作品。針對結合當代設計與社頭文化的「大溪大禧」,我們不僅專訪策展人劉真蓉,也訪問社區人士,探討這個融合對傳統祭典的影響。另外,文化總會的第一檔展覽「Hello, Miss Lin」就是用科技互動和現代插畫呈現媽祖遶境文化,策展公司宜東文化長期關注歷史與文化議題,也幫外交部在國際策劃「臺灣廟會民俗文化展」,他們怎麼看台灣文化的國際輸出?音樂人柯智豪是你不一定熟悉但你一定要知道的奇才,不論他自己的長期創作或是「三牲獻藝」計劃結合了傳統戲曲與電子、搖滾或跨界音樂,創造出全新混種。艋舺青山王祭這兩年結合搖滾,引起很多注目,我們訪問了年輕的獨立刊物《五花鹽》來探討青年世代怎麼看傳統民俗。
此外,也有圖片故事,回顧解嚴前後至今的先行者是如何讓藝術與劇場「與神同行」,以及在當代設計與插畫家手上,神明的各種威嚴與萌態。
我們相信,這只是一場新的文藝運動的開端……
封面故事 Ⅱ斜槓文字工:字要寫 也要好好活下去
《Fountain 新活水》滿一歲了!這一年,各路文圖好手齊聚在此,每兩個月為一週期,創造了豐富精采的內容。由此,我們欲揭開這些幕後工作者的面貌,第一棒,由文字工作者開跑。
在這一年中,我們曾與85位自由文字工作者合作,其中多數無正職,靠接案維生。我們發現,越來越多記者、編輯投入接案的行列,一方面可自由調配工作時間,另一方面亦可就自身擅長主動提案。然而,過低的酬勞、沒有保障的勞動環境,也是這些文字工作者們面臨的挑戰。由此,「斜槓文字工」專題講得是這些文字工們不但無法單靠寫字維生,還得身兼編輯、企劃數職,多工多勞。
首先,作家盧郁佳不改其犀利,以〈談判稿費的時候到了!〉一文激勵文字工們應該提起勞動意識。其後專訪三位資歷不一的文字工作者,像是接案長達八年的陳韋臻,開始關注藝文產業裡的勞動狀況;半媽半X的文字工諶淑婷,用意志撐起一邊育兒一邊寫稿的生活;最年輕的史比野塔,一畢業即接案,她的生存之道也令人好奇。「文字工戰鬥會」的成員蔡雨辰、劉揚銘、陳又津,暢談在正式籌組工會前,如何在網路空間裡一起練兵,琢磨抵抗不良案主的方法。最末,我們邀請了三位資深編輯江家華、何曼瑄、張玉音,從發案者的角度思考,編輯如何與寫手並肩,一起爭取資源。
我們相信內容產業未來仍是這個社會的重要產業,而好的環境才能養出好的創作者,希望藉由此專題向這些寫手們致敬。
官方網站 http://manophlus.shop/
臉書專頁 https://manophlus.shop/fountainofcreativity/
作者簡介:
全新打造的文化雜誌《FONTAIN新活水》是一本雙月刊雜誌,每一期深度探討重要文化議題或文化現象,封面故事外的單元則特別強調跨地域、跨領域、跨世代的精神,希望能成為搭建文化對話的重要平台,並且豐富我們的文化想像。